分析

简答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
【课题名称】勃拉姆斯《据篮曲》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摇篮曲》
【主要目标】了解“摇篮曲”的****;能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摇篮曲》同时更好地感受**、感恩母爱。(其它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1.完整播放舒伯特歌曲的(据旅曲》。师:同学们,刚才**的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轻柔.…亲切..
2.完整播放****《摇篮曲》。老师要求学生随着歌曲律动。
3.老师介绍****的背景4.教师播放小动物**和母亲随着摇篮曲哄**子入睡图片与视频。
师:**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看到**哄小孩子入睡…..…想到了妈妈小时候哄我入睡的情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和小孩可爱的熟睡照片,感受到温馨。
5.完整聆听器**奏勃拉姆斯《摇篮曲》。

正确答案
1.教学导入部分相对较为丰富,但仍有部分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
优点:课程理念指出突出,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教师通过不同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现这一理念。
不足:教师未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等。
2.建议
(1)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及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及视频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再由学生演唱日常积累的作品,最后播放相关音乐。
(2)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画面,文学等方面感受母爱,再引入音乐语言描绘的母爱。
(3)教师导入中可由我国东北的《摇篮曲》进行切入,了解中国音乐,再引出国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体现弘扬民族音乐。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