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教学设计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与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学唱,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声部的合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声音控制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按照乐谱准确把握音高,完整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简单演唱几句
2、教师引出经典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授
1、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视频, 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方式可以分为几部分
2、学唱第一乐段
①教师范唱第一 乐段,学生对照乐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同头换尾)
②引导学生分别用弱起小节和正拍进入两种方式视唱第-句,感受两种节奏带来的不同效果
③跟随音乐用亲切、柔美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长音处在心中默念时值
3、学唱第二乐段
①学生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歌谱,强调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②学生与教师合作分声部演唱
③师生交换声部演唱歌词
④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练唱,先要求一个声部力度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两个声部均衡控制力度。
5、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6、小组讨论:音乐中的主要情感是怎样的如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7、选出公认较好的方式进行演唱。如:
(女领)第1一4小节
(女领)第5一8小节
(合唱)第9-12小节
(合唱)第13-16小节
三、拓展
欣赏《让世界充满爱》>组歌中的第一-、三首。
四、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引导学生课下欣赏优秀的流行歌曲。
(3)设计意图
本课依据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旋律特征,将歌曲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唱时可以清晰准确地把握不同乐段的演唱方式与技巧。在歌曲学唱完毕后,让学生自由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歌曲分析能力。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柯尔文手势中正确表达唱名fa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杜威“做中学”“经验为学习基础”教育思想的是( )。
A 学生观赏教师表演阿根廷探戈舞步 B 学生聆听阿根延探戈音乐,尝试敲击典型的探戈节奏 C 以足球与探戈结合的视频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欣赏府根廷探戈音乐 D 学生聆听教师讲解阿根延探戈音乐的特征
查看
单选
下面的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哪种音乐能力?
A 音乐灵感 B 音乐即兴 C 律动感知 D 内心听觉
查看
单选
音乐课上林老师组织学生分组以竖笛、钟琴及小乐器合类《小鸟、小鸟,并进行表演。小清为轻度智障的学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林老师应
A 在小组中用竖笛吹奏主旋律 B 在旁边观着,不直接参与演类 C 在小组中以手鼓拍打带拒 D 在小组中用钟琴演奏主旋律
查看
单选
下列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数学理含的是( )。
A 通过小组合作,学集自主学习歌曲 B 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模唱歌曲 C 通过教师逐句教唱,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D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常握三连音
查看
单选
下列中国歌剧中,创作时间最早的是
A 《白毛女》 B 《伤逝》 C 《茶经》 D 《洪湖赤卫队》
查看
单选
信天游《脚夫调》《兰花花》的结构特征是
A 上下句 B 螺师结顶 C 起承转合 D 鱼咬尾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小提琴协姿曲《《梁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何占豪与陈刚两人创作 B 首演由小提琴家吕思清担任独奏 C 采用姿鸣曲式结构,单乐章写作 D 运用越剧中的旋律为素材
查看
单选
甘美兰乐队主要采用下列哪种类型的乐器?
A 弹拨乐器 B 打击乐器 C 拉弦乐器 D 吹管乐器
查看
单选
“在音乐课上,成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在课外分别搜集不同民族关于庆丰收的民歌,讨论归纳其人文与音乐特性,并在课监上进行展示报告。”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
A 表现 B 创造 C 音乐与相关文化 D 识读乐谐习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