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课例点评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程名称】《海的百态》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
【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欣赏
(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
(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
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
(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
聆听肖邦的钢琴练习曲0p.25 N0.12,听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片段。
(4)介绍作曲家。
聆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片段。
(5)讲解《大海》的创作背景——受到浮世绘的影响。
2.编创
(1)形体动作的编创练习
全班分成5个小组,利用形体动作、表情神态等方式,根据《大海》的不同音响效果,在课上分组练习表现大海的不同状态;组内分角色扮演海浪、海鸥、风、船……
(2)对白、旁白、配音的编创练习
每组1人负责诵读旁白,如普希金的诗《大海》等;其他学生进行音效配音,如风声、海浪声等。
(3)整体编创的练习与表演
各组将上述两部分内容整合,进行编创排练,然后分组表演。
三、小结
(后略)

正确答案
这个课例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有一些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上述案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
(1)从教案来看,本课展开部分内容较为完整。
(2)教学内容在欣赏、编创上都有涉及:内容比较丰富,次序安排由浅入深、较为合理,抓住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
(3)在编创环节采用多种编创形式,全班分组练习等,学生实践的形式丰富,这些都体现新课程的“强调音
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基本理念.是本课设计的“闪光点”。
与此同时。课例中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展开环节过于简单,聆听不够深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充分地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探究做准备。课例中每一个乐曲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
(2)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并解决教学难点。例如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德彪西的《大海》和肖邦练习曲0p.25 N0.12——《大海》进行聆听,并没有对 比分析不同音乐作品对于大海描写的不同。
(3)编创环节过于复杂,编创的选择过多,教学过程有些头重脚轻。
(4)展开阶段过于单一化,使得课堂气氛死板。
(5)没有体现师生评价。优秀的音乐课堂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推进教学.案例中并没有体现师生评价,对于教学进程的把握不够深入。
综上所述,该课例要建议教师丰富、充实欣赏环节。深入讲解知识点,完善评价体系,可以将自评、互评以及他评充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安排教学,针对以上所存在的不足,具体给出的建议为:
首先,调整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在课程的展开环节,教师依然可以通过欣赏油画,提问学生大海的风景是怎样的接着,聆听这首作品所传达的情绪与情感,从而带着这种情绪与情感来进行更好地展开教学。丰富学生的戏剧体验。
其次,调整教学活动的详略,应该先来聆听肖邦练习曲0p.25 N012,分析乐曲的曲调特点和所表达的作品音乐形象,再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详细分析德彪西的《大海》,并总结不同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大海的不同特点。
再次,选择一到两种与聆听的感受相关的方式进行实践,选择对白、旁白、配音的编创练习更体现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段特点。
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中体现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新课标理念。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完全用模仿技术写成的作品,其体裁是()。
A 赋格曲 B 奥尔加农 C 卡农曲 D 创意曲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刘炽的哪一首歌曲()
A 《新疆好》 B 《我的祖国》 C 《祖国颂》 D 《让我们荡起双桨》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 变奏 B 逆行 C 模仿 D 模进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瓦格纳《女武神》,其节拍是()。
A 混合拍子 B 变拍子 C 复拍子 D 单拍子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青春舞曲》,该旋律运用的发展手法是()。
A 螺蛳结顶 B 鱼咬尾 C 变奏 D 倒影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拿波里舞曲》,它吸收了哪一种民间舞曲的元素()
A 塔兰泰拉 B 探戈 C 玛祖卡 D 华尔兹
查看
单选
江文也是我国近代较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他的代表作()
A 《长恨歌》 B 《台湾舞曲》 C 《晓风之舞》 D 《彭浪矶》
查看
单选
图3中的组合是巴洛克时期哪一种常见的乐队形式()
A 管乐团 B 打击乐团 C 室内弦乐团 D 交响乐团
查看
单选
下面谱例出自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中的哪一首舞曲()。
A 《花之圆舞曲》 B 《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 C 《中国舞曲——茶》 D 《芦笛舞曲》
查看
单选
“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时.老师指导学生用“m”哼唱歌曲.并提示注意气息”,其教学目的是()。
A 提高分析能力 B 理解音乐要素 C 表述歌词内容 D 训练演唱技巧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