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北方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000m,道路结构与地下管线布置如图所示:

施工场地位于农田,临近城市绿地,土层以砂性粉土为主,不考虑施工降水。
雨水方沟内断面2.2m×1.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度200mm;底板下混凝土垫层厚100mm。雨水方沟位于南侧辅路下,排水方向为由东向西,东端沟内底高程为-5.0m(地表高程±0.0m),流水坡度 1.5‰。给水管道位于北侧人行道下,覆土深度1m。
项目部对①辅路、②主路、③给水管道、④雨水方沟、⑤两侧人行道及隔离带(绿化)作了施工部署,依据各种管道高程以及平面位置对工程的施工顺序作了总体安排。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部分主路路基施工突遇大雨,未能及时碾压,造成路床积水、土料过湿,影响施工进度。
事件2: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将沟槽开挖出的土方在现场占用城市绿地存放,以备回填,方案审查时被纠正。
问题:
1、列式计算雨水方沟东、西两端沟槽的开挖深度。
2、用背景资料中提供的序号表示本工程的总体施工顺序。
3、针对事件 1 写出部分路基雨后土基压实的处理措施。
4、事件 2 中现场占用城市绿地存土方案为何被纠正?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1、东端沟槽开挖深度为 5+0.2+0.1=5.3m。西端开挖深度为 5.3+1000×1.5‰=6.8m。
2、总体施工顺序④-③-②-①-⑤。
施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那么本工程自然是先进行管线施工再进行道路施工,而且还应先施工较深的雨水方沟,再施工较浅的给水管线。对于道路施工本着先主体后附属的原则,那么施工顺序一定是主路→辅路→人行道及隔离带(绿化)。
3、部分路基雨后土基压实的处理措施:①将路床中的积水排除;②对于已经翻浆的路段,进行换料重做;③对于含水率大而未翻浆的部分进行晾晒、拌合石灰土降低含水率;④碾压前检测土基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再进行碾压。
4、因为根据《城市绿化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本工程中施工单位未办理相关手续就擅自占用城市绿地,违反《城市绿化条例》,必须纠正。
正确做法:如本工程确需占用城市绿化用地,施工方应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占用,并限期归还,恢复原貌。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的城镇道路称为(  )。
A 快速路 B 主干路 C 次干路 D 支路
查看
单选
下列热拌沥青混合料(  )不宜使用天然砂。
A AC 沥青混合料 B 热拌沥青混凝土 C OGFC D AM 沥青碎石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沥青的主要性能,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水煮法试验,测定沥青和集料的粘附性 B 重载交通、车速较慢的路段或部位需选用软化点高的沥青 C 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道路宜选用针入度大的沥青 D 在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的地区,要求采用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查看
单选
施工单位进场锚具80套,应从中共抽取(  )进行硬度检验。
A 3套 B 4套 C 5套 D 6套
查看
单选
有关钻孔扩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准确 B 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应随灌注随振动,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2m C 钻孔扩底桩施工扩底孔部分虚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D 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
查看
单选
关于超前小导管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后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支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m B 常采用钢管,不可以采用水煤气管 C 长度最长可以达到40m,直径为30~50mm D 注浆浆液根据地质条件、并经现场试验确定
查看
单选
关于盖挖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盖挖法是先盖后挖,故不影响交通 B 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 C 盖挖顺作法设备简单、需大型设备,操作空间大、操作环境相对较好 D 盖挖逆作法主体是自下而上施做
查看
单选
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 )原则。
A 先低后高 B 先高后低 C 左右对称 D 先易后难
查看
单选
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应优先选用(  )铺设。
A 粘结 B 支吊 C 悬挂 D 射钉
查看
单选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 )。
A 投加混凝剂 B 增设预沉池或沉淀池 C 加氯接触消毒 D 淹没式生物滤池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