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事件2中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1:现场设置一个大门,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
不妥之处2:场地周边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应有排水措施。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不妥之处3:在主干道外侧开挖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置于管沟内。
正确做法: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2)施工现场主干道常用硬化方式有:铺砖;铺废渣;水泥砂浆路面;沥青路面;混凝土地面。
(3)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措施通常有: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围挡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m。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2.(1)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正确做法: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相关部门审核,并经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现场监理签认后实施。
(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事件4中,按照《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规定,“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大项中,在本工程中可以推广与应用的新技术有: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预应力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4.在试吊时,必须进行的检查有:机械状况、制动性能、物件绑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