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表5-6和表5-7的数据,计算截至第8个月相关数据。
已完工程实际造价:C2=150+250+400+400+500+700+600+500=3500(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造价:C3=50+150+200+350+450+700+650+480=3030(万元);
计划完成造价:C1=100+200+300+500+600+800+800+700=4000(万元);
工程进度执行偏差:Δ2=C1-C3=4000-3030=970(万元)>0;
工程进度执行指数:

工程进度执行状况较差,即进度滞后,可能因为变更和其他因素影响任务的完成。
2.根据背景资料提供的数据,工程造价执行偏差:
Δ1=C2-C3=3500-3030=470(万元)>0
工程造价执行指数:

工程造价执行状况较差,即工程造价控制不力,可能因为变更和物价上涨导致造价上升。
如果后续工程持续当前的偏差水平,根据C0×CPI,则预计最终工程造价为:5500×1.155=6352.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