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70号道路石油沥青的密度试验结果如下,针对沥青密度试验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沥青密度测定,( )说法正确。
A 测定液体沥青密度可遵照黏稠沥青密度的测定方法 B 也可以采用固体沥青颗粒测定其密度,但比重瓶的水中应加入几滴1%洗衣液防止固体沥青颗粒上浮 C 测定比重瓶水值时,若瓶内有气泡,则沥青密度结果偏小 D 比重瓶内注入约2/3沥青时,不慎夹有气泡,则密度测定值偏小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1)根据针入度检测结果
A 该沥青属于90号沥青 B 实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的原因在于检测室温度偏低或针贯入时间偏长造成 C 如以实测结果确定的标号作为沥青选择的依据,配制的沥青混合料有可能引起高温稳定性不良的问题 D 按照实测结果所表示的沥青黏稠度要大于实际沥青的黏稠度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2)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
A 造成软化点试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可能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 B 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黏稠性有关 C 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试杯中的蒸馏水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 D 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4)针对薄膜烘箱试验,
A 薄膜烘箱试验即可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也可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 B 根据试验得到的质量变化率,认为该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 C 薄膜烘箱试验结果中质量变化可负可正 D 针入度比结果意味着经过薄膜烘箱试验,沥青的针入度降低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5)对上述四项指标,表
A 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 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0℃±0.5℃的范围,加超出该范围,试验结果将会偏高 C 沥青高低温性能与延度值大小有关 D 薄膜烘箱试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代替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请回答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1)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宜选择( )类型。
A AC-10 B AC-13C C OGFC-13 D SMA-13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请回答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2)采用图解法进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矿料配合比设计,需要( )内容。
A 确定矿质混合料工程级配范围 B 选择级配范围下限作为目标设计级配 C 调整矿料配合比宜使级配曲线偏向级配范围下限 D 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和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增加中等粒径集料,形成S型级配曲线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请回答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3)马歇尔试件的击实高度超出了规定要求,分析原因有( )。
A 沥青混合料数量偏多 B 击实温度偏高 C 双面各击实50次 D 击实锤落距低于规定要求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请回答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4)经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最佳油石比OAC,应进行( )。
A 对预计可能产生较大车辙的路面,宜在空隙率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将OAC减小0.1%-0.5% B 对交通量很少的公路,宜在OAC的基础上增加0.1%-0.3%,以适当减小设计空隙率,但不得降低压实度要求 C 粉胶比检验,合适范围在1.0-1.5 D 进行车辙、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等试验检验OAC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请回答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5)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正确关系为( )。
A 应用实际施工拌和机进行试拌,确定生产配合比,且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的差值不宜大于±1% B 采用目标配合比设计OAC,按照OAC-0.3%、OAC、OAC+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 C 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芯取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确定生产配合比 D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驼峰
详情
刷题小程序
试验检测师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