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以水泥稳定类材料为例,生产配合比设计技术内容应包括( )。
A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 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 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详情
多选
CBR试验如果制备3种干密度试件,试件每层击实次数分别为( )。
A 30次 B 49次 C 50次 D 98次
详情
多选
现场测定土基回弹模量的方法主要有( )。
A 承载板法 B CBR法 C 贝克曼梁法 D 灌砂法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以下计算正确的有( )。
A 干混合料质量=混合料湿料重/(1+最佳含水率) B 干土质量=混合料湿料重/[1+石灰(或水泥)剂量] C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土的风干含水率) D 湿石灰质量=干石灰×(1+石灰的风干含水率)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EDTA滴定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有关EDTA滴定法试验步骤和结果整理正确的有( )。
A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粗粒土取试样约3000g,对稳定细粒土取试样约1000g B 对水泥或石灰稳定细粒土,称300g放在搪瓷杯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加10%氯化铵溶液600mL C 对水泥或石灰稳定中、粗粒土,可直接称取1000g左右,放入10%氯化铵溶液2000mL D 允许重复性误差不得大于两次平行测定算术平均值的5%,否则重新进行试验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 )。
A 试样尺寸 B 每层击数 C 平均单位击实功 D 容许公称最大粒径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准备正确的有( )。
A 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4.7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B 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19mm的筛,如存留在孔径为19mm筛中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26.5mm筛,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C 如试料中粒径大于19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5mm筛,如存留在孔径为37.5mm筛中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乙法或丙法做试验) D 如试料中粒径大于3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丙法做试验)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 )。
A 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B 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 C 所用试验方法类别 D 最大干密度(g/cm3)和最佳含水率(%)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养生试验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
A 在采用生石灰粉时,必须与土拌和后一起进行浸润,而且浸润时间不应少于3h,使生石灰粉能充分消解 B 400kN反力框架和液压千斤顶可用它制备100mm×100mm的试件 C 在科学研究中,根据需要可采用径高比为1:1.5或1:2甚至l:2.5(或1:3)的试件 D 对于粗粒料稳定材料(水泥稳定类材料除外),由于细集料较少,在成型过程中,内壁涂机油是必要的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某二级公路二灰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强度为Rd=0.8MPa,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原材料( )满足技术要求。
A 抽样检测当地钙质消石灰的CaO+MgO含量为57.4%,细度:无大于0.60mm颗粒,0.15mm筛余为10.4% B 抽样测试粉煤灰,活性氧化物总含量为75.8%,烧失量为9.6% C 碎石的压碎值为14.2%,最大粒径为31.5mm D 碎石中应不含有小于0.075mm粒料
详情
刷题小程序
试验检测师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