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可选择( )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A 3 B 4 C 5 D 6
详情
多选
路面基层稳定土粒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符合条件是( )。
A 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 B 在规定温度下养生6d C 浸水24h D 浸水12h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试验步骤正确的有( )。
A 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B 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5MPa/s的加荷速度 C 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 D 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8~1.0MPa/s的加荷速度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4)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注意事项,正确的有( )。
A 3个试件中如果有1个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组结果无效 B 弯拉强度试验装置对于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所以试验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装置 C 试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压力机加载量程,否则可能引起较大误差 D 试验要求的加载速率单位是MPa/s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说法正确有( )。
A 组数大于10组,平均弯拉强度≥设计弯拉强度+Kσ B 当试件≥10组时,同批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设计强度等级+λ1Sn满足此条件就可以 C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 D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01MPa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下列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法)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 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B 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公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 C 代用法中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的结果有冲突时,以不变水量法的结果为准 D 当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此时只能采用调整水量法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关于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试验步骤要求(国标),正确的是( )。
A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B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C 当试针沉入试件0.5mm,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D 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4)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每个雷氏夹需配备( )的玻璃板。
A 直径约80mm B 质量90~100g C 厚度4mm-5mm D 100mm×100mm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关于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法的结果判别,说法正确的是( )。
A 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 B 雷氏夹法安定性测定,当两个试件的平均值(C-A)不大于5.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C 试饼法安定性测定,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测量没有弯曲透光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 D 试饼法和雷氏夹测定,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要求各龄期(试件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算起)的试件应在(
A 龄期24h,试验时间24h±15min B 龄期48h,试验时间48h±30min C 龄期7试验时间7d±2h D 龄期28试验时间28d±8h
详情
刷题小程序
试验检测师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