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无痰不作眩",出自的医著是
A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B 《金匮要略》 C 《丹溪心法》 D 《景岳全书》 E 《医学正传》
详情
单选
患者,女,28岁。痛经3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瘀块,血块下后痛可缓解,舌有瘀斑,脉沉涩。治疗应以哪组经脉腧穴为主
A 任脉、足厥阴经 B 督脉、足太阳经 C 任脉、足阳明经 D 任脉、足太阴经 E 督脉、足太阴经
详情
单选
患者,女,29岁。产后乳少,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闷,舌红,苔薄黄,脉弦。除乳根、膻中、少泽外,应加取
A 太冲、内关 B 足三里、脾俞、胃俞 C 风池、太冲 D 中脘、天枢、期门 E 脾俞、内关
详情
单选
阴黄的最主要病机是
A 湿热熏蒸,湿遏热伏 B 湿热内蕴,蒙蔽心包 C 瘀阻肝脾,水气内盛 D 寒湿阻滞,脾阳不足 E 肝胆郁热,气机阻滞
详情
单选
患者,女性,28岁。产后20天,右侧乳房红肿,疼痛,排乳不畅,时有畏寒发热,恶心烦渴,舌苔薄黄,脉弦。治疗除取足三里、内关、肩井穴外,还应取
A 合谷、太冲 B 丰隆、太冲 C 内庭、行间 D 梁丘、期门 E 曲池、大椎
详情
单选
患者,女,26岁。月经淋沥不净,色淡质稀,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应选取
A 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百会、脾俞、胃俞 B 关元、三阴交、隐白、血海 C 关元、三阴交、隐白、膻中 D 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命门 E 三阴交、隐白、脾俞、胃俞、公孙
详情
单选
最早指出黄疸有传染性的中医文献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论》 C 《金匮要略》 D 《丹溪心法》 E 《沈氏尊生书》
详情
单选
患者,男性,39岁。近3日来,两胁胀痛,时有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治疗除取期门、太冲、支沟穴外,还应取
A 合谷、丘墟 B 内庭、三阴交 C 阳陵泉、足三里 D 内关、行间 E 足临泣、曲池
详情
单选
患者,女,68岁。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口角流涎,伸舌右偏、口角斜,血压180/100mmHg,腹胀,便秘3日未行,脉弦,舌暗红苔黄腻。应在主穴的基础
A 太溪、风池 B 丰隆、合谷 C 气海、血海 D 曲池、内庭、丰隆 E 太冲、太溪
详情
单选
患者,男性,50岁。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时泛吐清水,喜暖恶寒,按之痛减,纳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脉弱。治疗除取章门、内关、足三里穴外,还应取
A 脾俞、肝俞、下脘 B 脾俞、胆俞、上脘 C 脾俞、胃俞、中脘 D 胃俞、肝俞、三阴交 E 胃俞、胆俞、上巨虚
详情
刷题小程序
医师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