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结合有关填石路基的实测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4)下面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 弯沉大于设计值 B 压实检测孔隙率需满足设计要求 C 沉降差不大于试验路确定的沉降差 D 中线偏位用水准仪检测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
A 试验环境,要求水温调节至20℃±2℃ B 将粗集料试样漂洗干净后,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C 饱和面干状态是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去浸泡后集料表面的水至表面无发亮的水迹 D 立即称取集料表干质量后,将其置于浅盘并烘至恒重,一般烘干时间不少于4-6h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
A 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两次试验之差均超出0.002,故试验无效 B 两次试验的表观相对密度分别为2.644、2.632,均值为2.638 C 两次试验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601、2.593,均值为2.597 D 两次吸水率试验结果未超出0.2%的精密度要求,吸水率应为0.59%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
A 单次试验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精确度 B 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平均值的精确度 C 吸水率计算方法与精确度 D 吸水率平均值的精确度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
A 用于计算碎石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B 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C 评价碎石的工程适用性 D 计算沥青混合料用粗骨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还需要测其堆积密度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
A 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B 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 C 所用试验方法类别 D 最大干密度(g/C.m3)和最佳含水率(%)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准备正确的有()。
A 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4.7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B 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19mm的筛,如存留在孔径为19mm筛中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26.5mm筛,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C 如试料中粒径大于19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5mm筛,如存留在孔径为37.5mm筛中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乙法或丙法做试验) D 如试料中粒径大子3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丙法做试验)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
A 试样尺寸 B 每层击数 C 平均单位击实功 D 容许公称最大粒径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说法正确有()。
A 组数大于10组,平均弯拉强度≥设计弯拉强度+Kσ B 当试件≥10组时,同批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设计强度等级+λ?Sn满足此条件就可以 C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 D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01MPa
详情
多选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4)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注意事项,正确的有()。
A 3个试件中如果有1个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组结果无效 B 弯拉强度试验装置对于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所以试验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装置 C 试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压力机加载量程,否则可能引起较大误差 D 试验要求的加载速率单位是MPa/s
详情
刷题小程序
试验检测师题库小程序